八旬老太因一包老鼠药毒死全村事件:不搞笑,很可悲!
- 生活休闲
- 2024-07-03
- 116
这两天,网上有个视频火了。
看完之后,觉得好笑又心酸。
6月25日,安徽一奶奶给孙子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。
孙子见客厅空调没开,顺手就打开了。
奶奶看到后,抱怨道:
“我做饭热死了都不舍得开空调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然而,大孙子的回答却让她心凉了半截。
大孙子:“因为你脑子有泡。”
简单粗暴的一句话,给奶奶干懵了。
奶奶无法理解,质问道:“我这么辛苦,难道你都不感动?”
可孙子却直接打断她的自我感动:
“你只能感动你自己,感动不了我一点。”
评论区下方网友笑喷了,纷纷表示:
“虽然感觉不太尊重奶奶,但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。”
平心而论,这孙子说话确实难听。
奶奶辛苦给他做饭,他香喷喷地吃,嘴里还出言不逊。
“脑子有泡”这种话让爸爸妈妈看见,非抽他不可。
可有一说一,这话除了难听,似乎也没啥毛病。
因为在视频中能看出来,这不是那种开不了空调的家庭。
老一辈经历过艰苦岁月,总是想节省一点是能够理解的。
但这种以牺牲生活基本质量换来的节俭,没有经历过旧时代洗礼的年轻人,怕是难以苟同。
现在这个时代,跟以前不一样了,大多数家庭都是不缺吃不缺穿。
如果总还是靠着这种无用的节俭自我感动,甚至是PUA身边人,得到的可能只会是心酸。
2:前段时间,安徽两个被送进医院的老太太火了。
为什么火?
因为住院的原因太奇葩。
红衣服老太太:
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,结果累得腰病犯了,直接120走起。
捡40斤小麦,医院躺大半个月。
花衣服老太太:
明明身体不好,却硬要下地干活。
儿子女儿没有办法,只能请假五天回家帮忙。
儿女来回花了4000块路费,给她收了800斤小麦,100斤蚕豆。
结果老太太还是累到住院了。
然后网上就有了这么一个热搜:
老一辈主打一个有福我不享,没苦我硬吃。
没病我找病,有病我硬抗,节约三五块,多花三五百。
评论区无数网友共鸣,纷纷吐槽:
“真是同一个世界,同样的父母。”
于是,大家开始分享自己家人没苦硬吃的案例。
妈妈沉迷捡废品,200万的房子,里面被她堆满了破铜烂铁。
因拖太重的纸盒子导致腰骨折,住院花了3w,捡一坨铁砸中脚导致血栓。
两次手术花了4w,你是不是觉得她现在该消停了?
太天真了,她现在还在坚持每天翻垃圾桶。
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句,真是生命不息,干活不止啊。
为争夺一块荒地,妈妈和别人大吵一架。
好不容易抢过来了,又是施肥又是浇水,结果一年到头来,净赚1块钱。
还有个更离谱的,是河北网友分享的故事。
网友爸爸带人出去干活,到地方后,看人家院里杂草有点多,控制不住自己收拾上了。
结果一个不小心,把人家牛棚点了,牛烧黑了。
最后活也没干成,还赔了3w。
网友的妈妈,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费,大中午骑电动车去取快递。
结果半路热的高血压犯了,连人带车摔了,住院花了七八千,电动车是借别人的,还得赔钱。
还有网友说,亲戚送的牛奶放过期了,婆婆非要喝。
怕被抢走,婆婆趁人不注意偷偷拿一瓶一口气干了。
结果半夜上吐下泻,打120了。
你说这是何必呢?钱没省下一点又伤身,还让小辈操心。
对于老一辈的这种行为,用网友的话总结就是:
“扣扣搜搜花了很多钱,机机灵灵上了很多当,骂骂咧咧干了很多活,小心翼翼闯了很多祸。
精打细算欠了一屁股账,掏心掏肺结了很多仇,不明不白吃了很多亏,窝窝囊囊活了几十年。”
真真就是有福不享,省小花大,没苦硬吃。
3:之前还有一个视频,在网上流传甚广。
也不知真假,大家就当个笑话听吧。
某山村一八旬老太,做饭时不小心把老鼠药打翻在米缸里。
老太太心疼这大米啊,在心里琢磨了一下:
“虽然老鼠药是毒药,但把大米好好清洗一下总不至于吃死人吧?”
于是,她把沾有老鼠药的米反反复复洗了好几次,然后端进厨房做成了大米饭。
结果不出意外。
老太太一家五口吃完后,救护车全部拉走。
由于老太太老伴吃得米饭最多,中毒太深,当天就被送走了。
而老太太吃得最少,中毒很轻,当天就出院了。
出院后,她还是舍不得把大米丢掉。
看着鸡棚里的鸡,心想着大米人不能吃,鸡总可以吧?
鸡连毒虫都敢吃,吃这米肯定没事。
于是,老太太把剩余的大米都扔到了鸡棚里。
结果就是,一鸡棚的鸡吃完大米后集体升天。
这还不算完。
给老伴办丧事这天,她心想:
“吃席肯定得有鸡啊,那自己鸡棚里那些鸡,扔了不就可惜了?这不正好就用上了吗?鸡肉总不至于有毒吧?”
于是,她把中毒的鸡全炖了。
结果,全村的人都被毒倒下了。
席是上午吃的,村口是下午被救护车堵上的。
没办法,需要救护车的村民实在是太多了。
第二天整个县城传遍了,某村有个八旬老太,屠村未果。
本来是个挺伤感的故事,但看了的网友都觉得好笑。
你说这老太太,为了不白瞎家里米,就白瞎家里人、家里鸡,结果屠村还差点给完成了。
可怕的是,现实生活中这种思维的老人有很多。
明明可以不用吃苦,可没苦硬是找罪受也要证明自己的勤俭。
为了节省一点小钱,哪怕付出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。
节俭是传统美德,但过度节俭不是。
有时候,还有可能成为一种灾难。
4:老一辈没苦硬吃的这种行为,让我想到了一个著名定律:
烂梨定律。
有一个人买了一箱梨,怕浪费,每次都是先挑快坏的那个吃。
结果,等坏的吃差不多,好果子也早都烂了。
如果这人先吃好的,起码可以吃一半好的。
可他先从烂的开始,最后就是吃了一箱烂梨。
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形容这个行为:
上联:放着好的吃烂的
下联:吃了烂的烂好的
横批:永远吃烂的
其实想想,我们的父辈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她们早已在骨子里养成了“勤俭节约”的性格,习惯了先吃烂梨,好像日子过得舒服一点就是罪过。
有网友还总结出了老人的几个节约行为:
1、热不死不开空调;
2、天不黑不开灯;
3、放冰箱的东西永远不会坏。
老人的初心是为了节俭。
可扎心的是,这样的节俭,除了带走你的健康,什么都不会留下。
如果“过度节俭”,没省下钱,还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消费,那简直比所谓的“浪费”更可怕。
说这么多,绝不是为了批判那些没苦硬吃的老人。
老人形成这样的观念,追根究底,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。
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,物资匮乏。
树上的叶子、地里的草根,甚至是盖在房顶上的茅草等,都是用来裹腹的食物。
直到后来,才能吃上白面馒头。
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心智,也让他们对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深信不疑。
如果做不到这点,他们可能没有办法从过去艰苦的岁月里挺过来。
但现在时代变了,再用过去的法子教育孩子,到最后很可能变成:
吃得苦中苦,伺候人上人。
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,吃的是什么样的苦?
是坐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抠PPT,力求完美;
是调试了一百遍也运行不对的程序,也依然保持着冷静和耐心,准备进行第一百零一次的调试;
更是通勤2小时的996之外,加班到凌晨两点,周末还要留在公司的无奈…
年轻人有年轻人要吃的苦,就像某博主说的那样:
“新一代人吃的苦,是更高维度的苦。”
时代不一样,思维不一样也很正常。
大家吐槽归吐槽,但也不要忘记换位思考。
我们都是站在父辈的肩头上,才有了诗和远方。
如果可以,不妨试着劝劝他们放下内心那份不配得感。
大声告诉他们:
别怕享福,你的背后还有我。
劳累了大半辈子的你,完全配得上这份幸福。
发表评论